您當前位置: 首頁  >  科學研究  >  伟德動态  >  正文

伟德動态

計算機科學技術專家講座(十九)——張元林

發布日期:2023-09-08 發布人: 點擊量:

報告題目:自然語言,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數學和教育

報告時間:20239181530

報告地點:伟德国际BETVlCTOR中心校區王湘浩樓A521

報告人:張元林

報告人簡介:

張元林博士為德克薩斯理工大學(德州理工)計算機科學系副教授。德州理工是一所研究型公立大學(卡内基高等教育分類最高類别R1級)。他于2004年獲得新加坡國立大學(NUS)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他的研究領域主要是人工智能知識表達與推理,聲明式編程,邏輯編程,以及它們在教育醫療等領域的應用。他主要的貢獻是推理算法,邏輯語言語義及其推理系統,和一個整合各門理工科教學材料設計的統一的理論框架。他的研究獲得2022Artificial Intelligence經典論文獎(classic paper award)。Artificial Intelligence長期以來被學界認為是人工智能領域最具聲望的期刊。他還榮獲2023年德州理工工學院卓越研究獎。該學院有約130名終身或終身軌教授。作為首席研究員,他獲得了總額超過400萬美元的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的資助。他的研究成果發表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頂尖期刊和會議上,包括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協會年會(AAAI)以及國際人工智能聯合大會(IJCAI)。他還兩次獲得國際邏輯編程與非單調推理會議(LPNMR)的最佳論文獎。他是AAAI的資深程序委員會成員,IJCAI的程序委員會成員,同時也是《數學評論》知識表達與推理方向的評論員。此外,他還做過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在計算機領域某些核心或大項目的評審專家。

報告内容簡介:

人工智能帶給我們社會的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它正在改變幾乎每個行業并創造出新的産業和職業機會。甚至某些基礎學科的研究也深受影響。尤其是最近的大語言模型的成功讓人們看到一些傳統的職業将不複存在。這些天翻地覆的變化使得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我們應該如何教育我們未來的一代?幸運的是,人工智能本身為我們提供了一些方向。從曆史上看,人工智能是人類幾千年來對心智(Mind)和智能(Intelligence)無盡好奇心以及對其理解的不懈追求的結晶。這使得它具備為教授和學習各種科學、工程和計算學科提供理論和工具➿⚽✨➿的潛力因為這些學科都源自于人類的思維和智慧。智能離不開自然語言。人工智能離不開計算機。這裡,我們将從自然語言出發,揭示邏輯如何自然地成為它的一部分(因此也是我們的思維/智能的一部分),以及邏輯如何構成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能的一個要件。當然要感謝數學家對邏輯的貢獻。它也構成了數學的一個重要基礎。我們也會展示如何用邏輯來自然的表達理工學科中的一些概念。邏輯代表了一大類人工智能的方法。它提供了一個統一的基礎來設計和開發整合理工科包括人工智能和計算機科學各科學習的材料。這些材料可望用于中小學甚至大學的學生。因為這些材料共享一個理論的框架,另一大類以大語言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方法可以用來設計和開發幫助學生學習這些學科的智能系統。我們相信人工智能為我們的下一代提供了巨大的學習機會和幫助我們與人工智能共存并一起為人類創造一個美好的未來。

主辦單位:伟德国际BETVlCTOR

伟德国际BETVlCTOR軟件學院

伟德国际BETVlCTOR計算機科學技術研究所

符号計算與知識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仿真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網絡技術及應用軟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伟德国际BETVlCTOR國家級計算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