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學校全體師生的正常學習生活。同學們的生活起居從偌大的校園變成了幾平米的寝室,疫情擋住了大家腳步,卻擋不住大家團結在一起戰勝疫情的決心。學校老師、醫護人員、學生幹部、黨員和志願者們都加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争中。這其中,計算機學院研究生志願者們不畏風險,逆流而上,展現着他們作為新時代青年的使命與擔當。
一、挺身而出的黨員幹部和學生志願者
疫情吹響了戰鬥的号角,計算機研究生在接到學院高戰國副書記的倡議後,開始踴躍報名參加志願服務,全力以赴,共克時艱。在短短幾分鐘,申請出戰的志願者名字填滿了在線征集表格。學碩三支部的龐奇隆作為北四志願隊的隊長,從那一刻起,除了要完成各種數據統計和宣傳任務外,還要全天守着手機,在各種通知群、工作群、志願者群裡不停地的切換,為的就是确保每一條消息及時傳達到每一位志願者和同學。在組織北四100多名志願者具體工作時,他耐心分配、解答工作,對同學們的個人需求,悉心回應,收到樓長老師的調度要求,迅速響應,他的寝室門前,已成為物資集散地。在龐隊長的組織下,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樓層的送餐、物資發放效率大大提高。截至目前,計算機學院的志願者隊伍已經達到了110餘人,累計安排送餐百餘次。志願者們用晚睡早起的生活節奏,踐行着自己作為一名共産黨員的堅守與承諾。


二、摸索前行,師生攜手共渡難關
雖然有很多積極的志願者,但在疫情開始,如何應對突發情況,對志願者們來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起初,北四志願者們由于缺乏必要的口罩等防護用品無法開展工作,聽到這樣的消息,同學們紛紛貢獻出了自己的口罩、手套。北三的女同學、甚至還有已經畢業的師兄師姐,也委托輔導員送來寶貴的防疫物資。由于搬運物資需要小推車,劉威廷和孫博文同學第一時間将自己的小推車推到了志願者的跟前,從此計算機志願者也成了有車的“大戶人家”,他們使用多輛小推車一起⏭➰,穿梭在北四的這邊與那邊,為的就是讓同學們都能吃上熱乎的飯菜。


志願者們一開始對發餐的流程并不熟悉,兩層樓,124個寝室,401份飯,如何按時按量地送到同學手中,成了他們眼前的難題。但在全校抗疫的特殊時期下,同學們十分理解志願者們的工作:為了便于志願者們清點數量,同學們把自己寝室需要的飯和水的份數發在群裡,同時貼在門上,極大地提高了志願者的工作效率;所有寝室自發整理好放在門口的生活垃圾,既方便垃圾回收,也有效避免病毒傳播;有的寝室門上還貼了暖心的話語,為志願者們加油,感謝志願者們的付出......

在宿舍公寓樓升格管理的第一天,白色防護服十分緊缺,公寓限制跨層流動,擔任當天志願者的劉旭、王悅名、盛建華、王子昌承擔起了當天剩餘時間的全部志願工作,為了節約防護用品,他們連中間休息的時間也沒有将防護服脫下,汗水浸透了他們的衣服,防護面罩也早已被汗水覆蓋,此時他們展現的是志願者的擔當。

三、加量不加“時”——準時保證多樣化需求
随着學校為同學們生活保障考慮得逐漸周全,志願者們的工作内容也在逐漸增多,從一開始的三餐,到每天定期的飲用水、酸奶和水果、維C泡騰片、核酸檢測盒,以及其他同學自己在網上所購物資的發放,當同學們早上還沉睡在夢鄉時,他們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大家吃完午飯,準備午休時,他們還穿行在走廊裡,志願者們用行動闡釋着舍己為人四個字的真正内涵。
王科潤、魏敬霄、張世祺、宋維玉等多名同學,固定承擔着每天的送水任務,龐奇隆、薛浩、牟喬旭、郭晨偉等多名同學,固定承擔着每天的垃圾清理任務,他們不辭辛勞,默默服務。

四、謀其事之所當為,盡其力之所能為
在保障日常需求的前提下,對于生活上有特别需要的同學,志願者們也都會考慮周到。有的同學覺得一份飯吃不飽,送餐志願者們就會記得給這個寝室多加一份餐,久而久之,他們已經記住了長長的一串寝室号,XXX寝室發清真餐,XXX寝室加一份晚餐,XXX寝室不用早餐。
有一次,四樓的同學腸胃不舒服在群裡求助,龐奇隆和姚鑫兩位志願者第一時間拿出自己儲備的藥物,送到了這位同學寝室門口。也有同學持續牙疼好多天,在封閉管理,取藥不便的情況下,志願者王悅名也熱心地拿出了自己的止疼藥。随着學校生活保障機制的完善,校醫院、樓長老師、輔導員老師們在大家需要用藥的時候也竭盡所能地将所需藥物免費送到同學手裡,保障了封閉期間同學們的用藥需求。
同時,學院在封閉期間擔心同學們飯菜吃不慣,深夜餓肚子,于是為同學們額外準備了一批食品物資,以保障同學們的身體健康。

五、“我”是志願者
在談及一天的志願工作時,21級黨員柴浩在寫滿疲倦的臉上微笑着說:“早上七點起床,取防護服并穿戴完畢後,開始發放早餐、核酸檢測試劑盒,九點多的時候吃飯早飯。十一點多的時候,再穿上防護服發放午餐和生活物資等,發放完自己吃飯休息一會,之後開始發放同學們在網上購買的生活用品,因為要按寝室分發,而且每個人購買的物資也各不相同,所以一直忙碌到下午四點多才完成工作,大概等到五點多的時候又開始了晚餐的發放工作,雖然每天吃到的飯都是涼的,但我很驕傲,這就是黨員的義務。”
碩士二支部書記郭澤洋同學感慨道:“自封寝以來将近二十天,作為志願者的我,看到的更多是同學們的團結、理解和包容。封寝第一天,北四防護物資緊缺,志願者們連最基本的醫用n95防護口罩都缺,但志願者們不懼困難,依舊義無反顧地投身一線,同學們自發地為志願者湊n95口罩,即使是這樣也不夠,女生也将自己部分剩餘的防疫物資送到北四。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志願者們艱難地度過了兩天。随着醫用防護用品的到位,更多的志願者們也自願投身一線,志願者隊伍也随之壯大,對于服務同學們的任務大家都積極争取,每當新的一周的排班表發出來讓大家填寫時,很短的時間内排班表就填滿了,沒有人退縮,更沒有人抱怨。作為保證同學們生活保障鍊通暢的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環,志願者們很出色地完成了任務,成為最美的一道風景線,充分彰顯了吉大溫度,吉大速度,吉大力量!這怎能不讓人為之動容,為之欽佩,我是志願者,我驕傲,我自豪。”
在計算機學院還有更多像他們一樣默默奉獻的抗疫志願者,盡自己所能發光發熱,每一個忙碌身影的背後,都閃爍着吉大人無私奉獻的精神!

六、結言
吉林終有吉臨時,長春定往複常春!烏雲不可遮月,疫情不可擋春,相信未來的日子裡,在全體抗疫師生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們一定能夠迎來那個屬于我們的春天!衆志成城戰疫情,最是風雪見初心!吉大,請在那個春光明媚的校園裡等着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