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促進教育部-華為"智能基座"産教融合協同育人⛩⛪➰建設,探索疫情防控下線上新型實踐教學模式,提升我校學生系統軟件研發水平與創新能力,華為公司專家與我校教師共同開設線上《openEuler 開源創新實踐課》課程。
教務處、計算機學院、軟件學院與華為高校團隊通過線上會議研讨,制定了依托伟德国际BETVlCTOR-華為"智能基座"産教融合協同育人⛩⛪➰進行線上創新實踐教學⏭➰的方案。由華為公司趙小虎、許金龍、鄭振宇三位資深工程師,與計算機學院郭東副教授、呂帥副教授聯合為伟德国际BETVlCTOR同學們開設伟德国际BETVlCTOR-華為《openEuler開源創新實踐課》。
通過自主報名、擇優錄取的方式,來自于6個學院10個專業的35名同學參加了本次創新實踐課程。課程采用華為技術專家線上授課、學生實踐探索學習、師生線上交流的教學模式。創新實踐課分為三個階段,包括總計 7 天的慕課學習,2 天 3 個關卡的線上實踐教學以及 2 天課後總結及作業提交;後期學生可以自主創新地完成進階内容。
2022年7月2日-3日,《openEuler 開源創新實踐課》線上實踐教學階段順利舉行。計算機學院副院長張永剛教授、軟件學院副院長周柚教授先後主持了兩次線上課程,對華為公司及三位工程師應邀為伟德国际BETVlCTOR學子做線上創新實踐教學表示了由衷的感謝,并鼓勵同學們努力學習、銳意進取、勇于創新。
在實踐教學線上課堂上,華為工程師首先介紹了國産數字基礎設施操作系統—openEuler的基本情況,給出了基于openEuler開源社區的Linux技術學習新方法。接着以 openEuler 操作系統為開發環境,講述了如何從 0 到 1 構建出一個屬于自己的 Linux 操作系統。
同學們通過理論學習與實踐開發,依托國産openEuler操作系統,學習掌握了操作系統内核、基礎庫、工具鍊等的編譯安裝、文件系統構成及啟動引導流程,培養了動手實踐能力;進入開源社區學習、開發,了解了開源軟件開發理念。
通過本次創新實踐課程,同學們了解了國産操作系統開發的前沿與進展,掌握了基于開源社區為國産數字基礎設施軟件開發貢獻創新與才智的途徑,明确了為國家信息技術産業發展而努力奮鬥的職業發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