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伟德新聞  >  正文

伟德新聞

我校在第38屆ACM-ICPC世界總決賽獲得世界排名第19

發布日期:2014-06-30 發布人: 點擊量:

    2014年6月22至26日第38屆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世界總決賽在俄羅斯聯邦葉卡捷琳堡的烏拉爾聯邦大學舉行。通過6個大洲、94個國家(地區)的2286所學校參與的大洲區域賽,全球122所知名高校獲得了晉級世界總決賽的資格。

    經過2013年亞洲賽,我校首次獲得世界總決賽資格,我校代表隊由軟件學院2011級本科生蔡俊雄、計算機學院2013級本科生章佳豪和邵帥組成。

    比賽共設置4金4銀4銅。經過緊張刺激的比賽,聖彼得堡大學、莫斯科大學、北京大學和台灣大學獲得金牌,華沙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東京大學和克羅地亞的薩格勒布大學獲得銀牌,聖彼得堡ITMO研究大學、俄羅斯高等經濟研究大學、清華大學和斯洛伐克的科米尼亞斯大學獲得銅牌。紐約大學、浙江大學等6所學校獲得并列13名。我校和麻省理工學院、京都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南加州大學等25所學校獲得并列19名。

    世界總決賽結果可見,競賽詳細排名榜可見。

    中國地區共有19所高校的參賽隊參加了本屆全球總決賽(其中中國大陸16隊,香港1隊,台灣2隊)。我校在中國大陸的隊伍中位列第9名。

    世界總決賽第19名的成績,是我校參加該項賽事以來的曆史最好成績。我校在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亞洲區域賽中已經累計獲得金牌2枚、銀牌20餘枚、銅牌50餘枚。

    通過此次比賽,在全世界的大學範圍内極大地提高了我校的知名度,積極地幫助了我校跻身世界知名大學的行列。參賽學生開闊了視野,将有利于此項賽事成績的進一步提高。

    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ACM 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 簡稱ACM-ICPC或ICPC)是由國際計算機界具有悠久曆史的權威性組織(美國)計算機協會(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簡稱ACM)主辦的一項旨在展示大學生創新能力、團隊精神和在壓力下編寫程序、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年度競賽。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始于1970年,成形于1977年,目前已發展成為最具影響力的大學生計算機競賽。

    ACM 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由各大洲區域賽(Regional Contests)和全球總決賽(World Finals)兩個階段組成。各大洲區域賽第一名自動獲得參加全球總決賽的資格。各大洲區域賽一般安排在每年的9-12月舉行, 全球總決賽安排在第二年的上半年舉行。每所大學可以有多支隊伍參加區域賽,但隻能有一支隊伍參加全球總決賽。亞洲地區的高校可組隊參加在亞洲的所有賽區的區域賽, 但每位參賽選手在一個年度内至多隻能參加兩個賽區的區域賽。2013年度亞洲區共設立了十六個賽區。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