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學生天地  >  正文

學生天地

計算機學院研究生2012暑期社會實踐系列報道(3)--在黑龍江北興農場開展物聯網技術在北大荒墾區的應用研究

發布日期:2012-09-03 發布人: 點擊量:

    7月30日,伟德国际BETVlCTOR暑期實踐團隊趕赴黑龍江北興農場,開展了以“物聯網技術在北大荒墾區應用研究”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國家一直非常重視農業的發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3月5日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要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兩會,中央特别強調農業科技在農業中的顯着地位,尤其是如何加強信息化在農業方面的應用。
    抵達黑龍江墾區的北興農場後,社會實踐團隊人員進行實地調查。查閱有關資料了解到北興農場是我們國家最大的綠色有機無公害農業⛩⛪➰,也是我們國家大農業的象征。農場現有耕地43萬畝,自然林37萬畝,人工林10萬畝,草原19萬畝,水域面積7.3萬畝。
    首先,參觀了北大荒集團示範性生态園區—博園,了解了我國先進的生态農業模式。然後,與黑龍江紅興隆農墾北興農業生産資料有限公司相關人員展開了座談,聆聽了目前墾區農業生産資料的生産和供應方式,了解了大量農業生産資料供應中采取的技術手段,了解了相應的成果,并就物聯網在生産資料的生産和供應中的應用現狀和發展前景進行深入和細緻的讨論。接着,深入生産隊,與農戶面對面溝通。在生産隊中,考察北大荒農業的大面積農田耕作方式,參觀現代化大型農業機械。在考察中,就北大荒的耕作方式和農業機械在北大荒的使用與農戶展開讨論。
    随着調研的深入研究,社會實踐團隊人員發現北大荒墾區發展所面臨的問題。北星農場雖然已經完成了機械化,但是卻沒有将現代化的信息有效的結合起來,沒有形成農業互聯網的平台。土地面積大,卻沒有做到從耕地到苗的成長,到病蟲害監控,以及到作物病蟲害都可以完成全過程的監控。農民開着農機,可能開幾公裡見不到一個人,沒有配備對講設備,就無法完成機器之間有效的調度。
    目前,團隊成員正在進行采集資料整理,研究物聯網技術在黑龍江北興農場的應用可行性,根據收集到資料進一步研究物聯網技術在黑龍江北興農場應用的技術難點與要點,為今後物聯網技術在黑龍江北興農場的應用提供技術方案。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