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尚未結束,當研究生們在不舍離家之時,伟德国际BETVlCTOR研究生組成的暑期社會實踐調研團隊已順利完成使命。2012年7月30日至8月5日,實踐團隊遠赴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和山西省晉中市榆次鳴謙村小學,開展主題為“革命老區基礎教育信息化”的調研活動。
西柏坡是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一個普通山村,1948年5月,中共中央、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移駐這裡并召開了具有偉大曆史意義的七屆二中全會,使這個普通的山村成為“解放全中國的最後一個農村指揮所”,成為中國共産黨領導全國人民和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進行戰略大決戰,創建新中國的指揮中心。從此,西柏坡以其獨特的貢獻,彪炳于中國革命史冊,豎起一座不朽的曆史豐碑。
7月31日起團隊成員參觀了西柏坡革命老區,在訪問西柏坡的中小學期間,實踐團隊采用問卷、訪談、觀察、記錄等方式了解了西柏坡中小學的基礎教育信息化現狀,在訪談中,我們了解到西柏坡周邊中小學,部分學校配有少量相應的計算機、投影儀等教育設備,上課基本上擺脫了最原始的黑闆粉筆模式,但絕大部分學校計算機未投入正常使用,學生很少或者甚至不上計算機課。
抗日戰争期間,晉察冀、晉冀魯豫、晉綏三大抗日根據地在榆次聯袂,成為各根據地的前沿,是連接各根據地的重要地下交通站。于是,8月5日小組成員又走訪山西省晉中市榆次鳴謙中心小學,到學生家中進行了詳細的問卷調查,多方位真實地了解了革命老區的基礎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現狀。
通過調研革命老區的基礎教育信息化發展現狀,我們發現,随着教育現代化建設的不斷推進,革命老區的教育信息化獲得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了一些問題,尤其是教育教學中信息化設備使用率有待提高,信息化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機制建設相對滞後。本次研究主要就革命老區基礎教育學校信息化設備配置以及使用情況進行了相關調查,希以此關注革命老區的基礎信息化現狀,以其可以為革命老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