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金牌教練面對面,‘互聯網+’征途手牽手”
計算機學院“互聯網+”大賽系列培訓第二講圓滿完成
為了使同學們更好的領會第二屆中國“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的比賽精神,激發同學們的創新創業熱情,既“知名金牌教練面對面,‘互聯網+’征途手牽手”——計算機學院“互聯網+”大賽系列培訓第一講取得巨大反響之後,我院又邀請第一屆大賽的學校評委和資深教練郭東偉老師,以及在第一屆中國“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得銀獎的徐原博同學于5月12日在計算機樓A521進行了第二講培訓。
郭東偉老師長期投身于一線教學工作,是計算機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計算機學科拔尖人才培養計劃”專業負責人,負責衆多國家級、省級項目,發表論文50餘篇,榮獲諸多榮譽。參賽隊伍成員對郭老師翹首以待,郭老師剛進入會議室,便收到了來自同學們歡迎的掌聲。針對“互聯網+”大賽,郭老師更是經驗豐富,作為第一屆大賽的學校評委與資深教練,見解獨特。郭老師首先為大家點明了“互聯網+”大賽的獨到之處,這是一個在“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時代大背景下,以創業為具體導向的大賽,開篇點題,幫助參賽隊伍在原則上理清了思路;接下來,郭老師向大家闡述了大賽的關鍵點,就是要有好的創意,好的點子,好的想法,然後不斷地去通過團隊協作、教練指導來完善自己的創意;随後,郭老師提出了使計算機學科參賽隊伍能夠取得大賽好成績的關鍵,這個關鍵在郭老師眼中其實是一種轉變,一種将計算機學科紮實的底層技術到商業可行性的轉變,隻有抓準這個關鍵才能在層層的選拔中脫穎而出;緊接着,郭老師向各支參賽隊伍傳授了參賽項目需要的三大法寶。第一,學會定位,要定位好,定位準項目所看中的客戶群,分析好客戶群的現狀與潛力,有了客戶才能擁有一切;第二,理清自己項目的盈利模式,在這裡,郭教授舉了很多例子,如定制化産品,O2O模式經營,水果供應鍊,智能穿戴設備等等,建議參賽隊伍能在盈利模式中将自身的産品鍊條延伸出來,投資人最看重的點就在這裡,在财務和管理等方面的相關文案也要做得專業與詳細才能受到評審人的青睐;第三,技術層面的指标是可行,作為有多年一線開發經驗的郭教授來說,和參賽隊伍交流技術可謂是庖丁解牛。
随後,作為第一屆中國“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銀獎的獲得者,徐原博師兄又以過來人的身份向大家傳授了寶貴的大賽經驗,以及通過去年比賽所吸取的經驗教訓,也給在場的各位同學提出了三點建議,并和與會的同學展開熱烈的讨論和互動,對同學們參賽初期的迷茫和疑惑作出了耐心的解答。
本次培訓使大家對于參賽過程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對自己項目的選取和創業方向有了更加明确的思路,衷心的祝福大家能跟随時代的腳步,在創新創業的道路上探索出一條康莊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