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各有關單位:
為全面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規劃的通知》(國發〔2016〕67号),加快落實《“十三五”生物産業發展規劃》(發改高技〔2016〕2665号),國家将開展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融合發展等有關生物産業項目申報工作,為做好項目申報準備工作,省發改委提前籌備建立項目庫,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内容
(一)生物醫藥和信息技術融合創新試點示範
把握精準醫學模式推動藥物研發革命的趨勢性變化,立足基因技術和細胞工程等先進技術帶來的革命性轉變,推動信息技術在新藥研制、精準醫學、制藥設備等方面的應用,加強産業綜合配套能力,滿足生物醫藥産業向中高端轉型的發展需求。
1.信息技術支撐新藥研制。➿⚽✨➿以臨床用藥需求為導向,利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在治療适應症與新靶點驗證、臨床前與臨床試驗、産品設計優化與産業化等新藥研制過程進行全程監管,➿⚽✨➿臨床價值高、科學價值強的中藥新品種研發,實現藥物産業的精準化研制與規模化發展。
2.信息技術助力精準醫學研究。以個人基因組信息為基礎,結合蛋白質組、代謝組等内環境信息,整合不同數據層面的生物學信息庫,利用基因測序、影像、生理數據分析等手段,在産前胎兒罕見病篩查、腫瘤、遺傳性疾病等方面實現精準的預防、診斷和治療。對特定患者量身設計最佳診療方案,在正确的時間、給予正确的藥物、使用正确的劑量和給藥途徑。
3.信息技術加速制藥裝備升級。利用信息技術加快制藥裝備的升級換代,提升制藥裝備的自動化、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基于人工智能的藥物結晶設備、粉體工程設備、超臨界萃取和色譜分離設備、固體制劑生産在線檢測設備、高密度流加式和連續培養生物反應器、蛋白質大規模純化設備以及冷鍊儲存運輸系統等信息化制藥裝備,加速設備創新和産業化升級。
(二)生物醫學工程和信息技術融合創新試點示範
把握智能化、網絡化、标準化的新趨勢,重點➿⚽✨➿智能診療、遠程醫療及智能醫學裝備等方向的信息技術融合創新試點示範,以生物醫學大數據為依托,打造線上線下結合的智能診療生态系統,培育人工智能輔助診療新業态。
4.智能診療輔助系統。整合多維度多層次的生物學信息,借助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知識圖譜等技術手段,構建以生物醫學大數據為依托的智能診療系統,實現對患者症狀描述、檢驗信息、影像病竈等信息的智能問診、輔助分診、輔助診斷與輔助治療,滿足快速精準進行疾病診斷、輔助個性化治療以及系統性康複的産品需求。
5.遠程醫療服務網絡。積極響應“健康中國雲服務計劃”,借助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雲計算等信息技術,➿⚽✨➿基于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的遠程醫療的服務網絡工程建設。基于視頻與圖像交互提供智能醫療設備、軟件、配套試劑等全方位遠程醫療設備與耗材,為城鄉居民提供遠程醫療診斷與指導、遠程手術救治、應急醫學救援、遠程醫療護理、慢病健康管理等全科+專科的遠程醫療服務。
6.智能醫療裝備研發。➿⚽✨➿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醫學醫療裝備、康複輔助器具及體外診斷産品等醫學裝備的集成應用。➿⚽✨➿手術機器人在腹腔鏡手術、神經外科手術、骨科手術等臨床醫療應用;➿⚽✨➿人工智能、腦機接口、虛拟現實、生物3D打印等新技術在康複輔助器具産品中的集成應用;➿⚽✨➿信息技術在高通量基因測序儀、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新型分子診斷儀器、現場快速檢測體外診斷儀器等産品的融合應用。
(三)生物服務和信息技術融合創新試點示範
瞄準全球生物産業發展制高點,以國家生物産業⛩⛪➰為核心,進一步夯實創新基礎,重點➿⚽✨➿基因技術服務中心、第三方影像中心、生物資源及信息數據庫、産業大數據支撐平台等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融合創新支撐平台建設。
7.基因技術服務中心。依托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雲計算等信息化手段,以高通量基因測序、質譜、醫學影像、基因編輯、生物合成等技術為主,加強信息化技術在出生缺陷基因篩查、診治,腫瘤早期篩查及用藥指導,傳染病與病原微生物檢測,新生兒基因身份證應用等方面融合應用,形成覆蓋廣、服務能力強、應用效率高的基因技術應用示範網絡,全面快速推進基因技術普惠民衆。
8.第三方影像信息中心。➿⚽✨➿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在醫學檢驗與治療服務領域的應用,推動先進影像設備生産企業、醫療機構和社會資本聯合建設獨立于現有醫療機構的第三方影像示範中心,配置相應的影像設備、影像診斷軟件、專業人員及遠程醫療信息系統等,開展區域協同的遠程影像診斷、影像會診和教育培訓服務,形成覆蓋人群更廣、資源配置更優、診斷能力更強的現代化影像示範中心。
9.生物資源及信息數據庫。以生物資源樣本庫、生物信息數據庫和生物資源信息一體化體系建設為目标,搭建具有重要産業價值及科研前沿性的生物資源樣本庫及實時全景生命數據庫,➿⚽✨➿“高通量、低成本、标準化”的生物樣本和數據儲存、管理、認證、基礎應用等信息資源研究開發平台。針對臨床輔助決策、醫學影像診斷、慢性病管理等場景的醫療人工智能訓練資源庫和标準測試數據集開發,數據平台➿⚽✨➿算法訓練、産品優化、标準驗證、測試認證等基礎性服務。
10.産業大數據支撐平台。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手段,構建産業大數據支撐平台,開展新時期、新形勢下的産業研究、産業組織和産業創新服務。立足國内,着眼國際,解構和整合覆蓋全球的生命健康領域企業、人才/專家、産品/技術、資本、前沿趨勢等全面數據。實時監測本地區、對标國内外先進地區、技術領域發展動态、産業情報、人才圖譜等,協助産業集聚區進行精準定位、差異化發展,提升産業發展效率。促進快速構建全球協同的創新服務平台,系統地開展全球資源整合和鍊接。
二、申報要求
請各中層單位根據申報内容要求,結合實際組織填寫《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融合發展項目彙總表》(詳見附件),并在彙總表上加蓋中層單位公章。
三、報送方式
請各中層單位于2019年5月27日前将《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融合發展項目彙總表》紙質件與電子版一同報送至鼎新樓科技處A520室。
四、聯系方式
省發改委聯系人:馮詩媛
聯系電話:88904571
校内聯系人:王藝博 王忠江
聯系電話:85167489
附件: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融合發展項目彙總表
科學技術處
2019年5月8日
附件下載:https://oa.jlu.edu.cn/defaultroot/PortalInformation!getInformation.action?id=7852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