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 首頁  >  師資隊伍  >  教授  >  教授(具有博士招生資格)

教授(具有博士招生資格)

王剛

基本情況
姓名: 王剛                
性别:
職稱: 教授
最高學曆: 研究生
最高學位: 博士
電話:
Email:
網址:

WWW.JLUROBOT.COM

詳細情況
所在學科專業: 計算機應用技術
所研究方向: 人工智能(感知、認知、決策)、機器人、無人駕駛
講授課程: 軟件工程、機器人設計與應用
工作經曆:

個人簡介:

王剛,男,1981年生,博士,伟德国际BETVlCTOR,博士生導師,教授。師從著名戰略科學家黃大年教授,中國計算機學會會員、CCF計算機應用專委會委員、中國航空學會會員,吉林省機器人學會常務理事、吉林省人工智能學會理事、江蘇科技副總。伟德国际BETVlCTOR人工智能夢工場負責人、伟德国际BETVlCTOR教師産學研創⛩⛪➰負責人、伟德国际BETVlCTOR機器人研究組負責人。研究方向為人工智能、機器人、無人駕駛,2011年與黃大年教授⏭➰開展地球深部目标解釋與識别研究,并獲得多項前沿性成果。已完成人工智能算法設計、計算機軟件開發、嵌入式開發、電子電路設計、機械結構設計等多學科交叉任務。

研究内容緊密圍繞産業發展趨勢,長期從事智能軟件及設備的研究,包括機器視覺、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定位、規劃、決策、控制、空間數據分析與處理領域的研究。以産業化需求為基點,将人工智能理論轉化,并應用到機器人、自動駕駛、無人車、無人機、工業控制、安防監控、旅遊觀光、巡邏偵察、物流運輸等行業。

  已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目、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子課題1項、中國博士後基金1項、國土資源部公益性子課題1項,GF課題1項、一汽集團産品研發1項、吉林省科技廳重點研發計劃1項、吉林市科技局創新發展計劃1項。已發表論文37篇,已授權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獲吉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全國商業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

 

科研團隊簡介:

“伟德国际BETVlCTOR機器人研究組(JLUROBOT)”由著名戰略科學家黃大年教授于2013年主導建立,由王剛負責全面工作,由伟德国际BETVlCTOR計算機、車輛、數學、自動化、機械等專業師生、工程師、研究員等70人構成。2019年伟德国际BETVlCTOR依托JLUROBOT成立了“伟德国际BETVlCTOR教師産學研創⛩⛪➰”和“伟德国际BETVlCTOR人工智能夢工場”。研究組以産學研為本,目前已自籌資金950萬,累計科研項目經費投入8000萬,研究内容緊密圍繞國家産業規劃方向,長期從事人工智能軟件及裝備的研究,團隊可完成整套機器人的設計、加工、部署,涉及到環境感知、認知、定位、通訊、地圖、決策、規劃、控制、硬件平台、車輛、飛行器、機器人等關鍵技術的研發。着重針對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多源傳感器融合進行深入研究。主要應用于智能機器人、車輛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無人機導航、無人船、安防、監控、JUNSHI裝備等行業。

 

研究目标:

        通過研究機器人關鍵技術(感知、定位、決策、規劃、控制),構建共性自主智能、人機混合智能的腦系統,部署在車輛、飛行器、船舶、工程機械等平台,實現智能導航和控制,服務于交通、運輸、教育、旅遊、農業、工業、GF等領域。同時探索攻克人工智能存在的緻命弱穩定性問題的方法,從而進一步擴展人工智能應用的廣度。總體目标是為我國基礎研究、人才培養、産學研⏭➰、成果轉化做出貢獻。

 

重點研究内容:

(1)目标檢測共性環境感知技術

  具體内容:針對無人系統環境感知共性關鍵問題,通過融合攝像頭、多線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構建基于深度學習的視覺感知系統,實現行人、車輛等目标的識别并測量目标的距離。

(2)可行駛區域識别與理解共性認知技術

  具體内容:針對無人系統可行駛區域共性認知關鍵問題,通過融合攝像頭和多線激光雷達,構建三維空間可行駛區域語義分割系統,實現智能單元對環境中可行駛區域的識别與理解。

(3)三維高精度地圖融合共性導航技術

  具體内容:針對無人系統基于高精度地圖的導航共性關鍵問題,融合攝像頭和多線激光雷達,實現對駕駛環境的地圖測繪、三維地圖重建,并給出最優路徑規劃。

(4)多傳感器融合共性定位技術

  具體内容:針對無人系統定位共性關鍵問題,通過融合GNSS、IMU、 攝像頭、多線激光雷達多種傳感器,構建基于多傳感器融合的高精度定位系統,實現全工況高精度定位。

(5)通用無人車平台

  具體内容:針對無人移動平台的通用性問題,采用模塊化設計理念,重新設計無人車底盤機械架構、車控電子架構,實現轉向、制動、油門的精準線控,形成無人觀光車、無人物流車、無人特種車的通用移動平台。

(6)人工智能驗證技術

  具體内容:針對人工智能技術(傳感器、硬件、軟件)潛在弱穩定性難以捕獲、解釋、評估的問題,通過自主設計方法實現對上述技術在不同條件(溫度、濕度、天氣、地形、場景)下功能、穩定性、性能等指标的測量,達到全方位精确驗證人工智能技術可靠性的目的,同時可為人工智能系統的構建、融合、部署提供必要的理論支撐和經驗性技術指導。

 

人才培養成果:

  繼承黃大年教授精神,團隊以培養頂尖人工智能人才為目标,通過科研項目、商業項目培養學生自主思考,不畏艱難,勇于攀登科學高峰的精神,着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區别于其他團隊的獨特之處為,在真實環境中(市區、山區、沙漠),在真實平台上(車輛、機器人、傳感器)驗證算法的指标和穩定性,面向國際知名企業和研究機構輸送必要人才,為我國人工智能智能領域貢獻關鍵力量。

  近3年團隊畢業核心人員,就業崗位均為算法工程師(Special offer),起始年薪超過40萬(不包含部門特殊獎勵或股權收益)。具體就業公司如下: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人工智能自動駕駛部門)、百度(無人駕駛部門)、科大訊飛(計算機視覺部門)、上汽集團(無人駕駛部門)、Momenta(人工智能自動駕駛公司)、銀河水滴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人工智能自動駕駛公司)、今日頭條(計算機視覺部門)。

 

 

成果示範:

研究組已完成360°雙目立體視覺雷達,360°雙目立體視覺掃描儀,單目點激光測距系統,單目線激光測距系統,2D目标追蹤系統,3D目标追蹤系統,動态區域監控系統,人臉識别系統,目标檢測系統,路況圖像語義分割系統,模拟自動駕駛系統,安防巡邏機器人,智能偵察機器人,無人機承載機器人,小型偵察機器人,自動駕駛超算平台,室内高精度定位系統,激光視覺融合人工智能無人車等原型開發。

(1)2017年9月1-5日,項目組代表伟德国际BETVlCTOR在東北亞博覽會展示了地面無人車等多項科研成果,受到國家、吉林省領導的高度評價,新華社等媒體給予了深度報道,受到科技界的廣泛認可。

(2)2017年12月8日,項目組參加了伟德国际BETVlCTOR科技服務地方與⏭➰發展大會,展示了最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軟件示範成果。到場的大多數企業對項目組的成果十分關注,其中50餘家企業正在與項目組進行産業化對接和項目⏭➰洽談。

(3)2018年4月3日,省長景俊海等省主要領導以及校主要領導視察實驗室的人工智能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和鼓勵。

(4)2018年7月26日至27日項目組參加了吉大校友回吉創業暨第二屆伟德国际BETVlCTOR科技服務地方與⏭➰發展大會,展示了無人巡邏偵察機器人、無人物流車等研究成果。吉林省及伟德国际BETVlCTOR領導親臨現場。項目組正在與傑出校友共同商讨創新性的産學研之路。

(5)2018年9月15日項目組作為伟德国际BETVlCTOR代表參加了2018年全國科普日暨吉林省第十六屆科普周主場活動,展示了研究組的小型巡邏偵察車等人工智能技術,受到了廣泛好評。

(6)2018年9月20日—9月22日,項目組代表伟德国际BETVlCTOR參加了2018中國(長春)智慧城市博覽會暨長春市科技成果展洽會,展示了無人巡邏偵察機器人、無人物流車等研究成果,受到廣泛矚目。

(7)2019年4月10日,項目組參加伟德国际BETVlCTOR與吉林移動⏭➰簽約暨5G聯合創新實驗室揭牌儀式,伟德国际BETVlCTOR校長張希院士、吉林移動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李麗現場參觀了展示并給予了高度評價。

(8)2019年12月20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團隊攜項目“人工智能無人地面車平台”,代表吉林省總工會赴京參展,該設備特色鮮明、獨具魅力,得到參觀領導與嘉賓的高度關注。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