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伟德国际BETVlCTOR楊博教授承擔的科技創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項目為了促進課題間研究目标與研究思想的有機統一與融合,于2023年12月9日在上海科學會堂召開了“複雜動态系統智能理論與方法研究及傳染病防控應用研讨會”。上海科學會堂始建于1958年,諾貝爾獎獲得者巴頓、楊振甯、李政道、丁肇中、蘇聯火箭之父謝道夫等專家曾在此演講。本次會議由伟德国际BETVlCTOR、香港浸會大學深圳研究院主辦。與會嘉賓包括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全球健康學院副院長周曉農研究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所長李石柱研究員和夏尚副研究員、南京工業大學伟德国际BETVlCTOR史本雲教授、西南大學計算機信息科學學院陶麗教授等多位專家學者。
研讨會上,項目與課題負責人楊博教授,課題負責人劉際明教授,周曉農副院長和李石柱所長分别緻辭。會議由專家報告及專家論壇兩階段組成。在專家報告階段,來自伟德国际BETVlCTOR的徐旭教授首先報告了項目組在複雜延時動力學系統自動建模方向的新進展。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全球健康學院的Wu Logan博士對使用計算方法發現瘧疾中的季節模式進行了報告,來自中國疾控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的朱慧慧研究員對鈎蟲病的系統動力學模型構建進行了報告,來自香港浸會大學深圳研究院的劉牧潼博士對用于傳染病風險預測的機器學習方法進行了報告,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全球健康學院的李欣辰博士對高溫相關疾病為例的數據驅動全健康決策優化建模進行了報告。此後,重大項目組成員崔佳旭博士和劉泱教授分别代表課題承擔單位伟德国际BETVlCTOR和香港浸會大學深圳研究院對兩個課題中期取得的重要研究進展進行了交流報告。項目組的馬涪元博士、鐘光正博士和馮柳研究助理分别代表各研究組進行了學術交流報告。研讨會的報告以重大項目研究成果與研究思想為主線,聚焦于探讨研究成果同傳染病防控應用結合的方向與實現方法,吸引了來自不同單位的老師和同學參加。
在專家論壇階段,劉際明教授、周曉農研究員、徐旭教授、史本雲教授、陶麗教授作為主講嘉賓就人工智能在複雜系統建模、傳染病防控、全健康研究等領域的機遇與挑戰展開了熱烈的讨論,從理論、方法到實踐讨論了複雜系統建模、動力學建模、機器學習方法在鈎蟲病、熱相關疾病以及全健康領域的應用,并着重探讨了如何在不同學科和方法之間找到結合點以有效解決傳染病防控的實際問題。最後,各位專家表示希望在後續⏭➰中保持系統化思維,對其它領域的問題保持開放态度,探索多種思想碰撞與交流方式,保持各團隊的密切⏭➰與思想的深度融合。
為了使得預期研究成果能夠具有整體性和系統性,項目組利用此次線下研讨會的機會面對面地進行了研究思路的深入探讨與工作部署。項目/課題負責人楊博教授和劉際明教授首先對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組織的重大項目中期檢查進行了通報,全體項目成員對中期檢查的意見和建議進行了分析總結與研讨,針對成果驗證的難點問題進行了重點讨論,并做了明确的後續執行規劃。


12月10日,項目與課題負責人楊博教授和劉際明教授帶領主要成員前往杭州與專注于公共安全産業整體解決方案的龍頭企業叙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進行了項目成果應用驗證問題的深入交流。項目組成員首先參觀了企業展廳,對叙簡企業在公共安全産業的産品和方案進行了了解。之後開展了座談交流,由叙簡企業對構建傳染病智慧化預警多點觸發機制和多渠道監測預警平台的現狀與關鍵技術難點進行了介紹,項目組介紹了在傳染病監控、網絡動力學基礎模型以及網絡輿情監控方向的相關科研成果以及應用轉化思路,為将重大項目提出的前沿技術轉化為産品,促進複雜系統理論研究和實際應用的結合規劃了藍圖,為實現校企聯合推進智慧化監測預警平台建設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