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學生天地  >  正文

學生天地

計算機學院研究生2016暑期社會實踐系列報道(五)——少數民族地區特崗教師工作情況的調查

發布日期:2016-10-12 發布人: 點擊量:
1.導言
  特崗教師政策是中央實施的一項對偏遠地區農村義務教育的特殊政策,特崗教師已成為農村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在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學質量、拉近城鄉教育差距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特崗教師也面臨着一系列嚴峻的問題,如工作條件差、工作繁重、壓力過大、工資待遇問題、住房問題、聘期滿後的職業規劃等。
  針對特崗教師面對的問題,以及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使特崗教師在農村教育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在2016年7月9日-2016年7月11日期間,我們來到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龍市頭道鎮中學,通過實地調研、采訪的方式,對學校的特崗教師進行的訪問。通過實地走訪頭道鎮中學,與學校特崗教師進行交談,我們了解了特崗教師的工作性質、工作現狀以及特崗教師未來發展的局限性,并做好記錄,對特崗教師現實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議。
2.特崗教師工作現狀
1) 實踐教學經驗不足
  特崗教師多為剛畢業的大學生,從學生到老師,角色轉變大;并且有很大一部分人為非師範類專業的學生,因此很多特崗教師缺乏實際教學經驗,理論與實際一時難以對接,出現“有理論用不上、有知識道不出”的尴尬局面。而且由于特崗教師的任職學校多分布在邊遠地區,缺乏有豐富專業知識的老教師“傳幫帶”,因此許多教師獨立完成的教學成果并不理想,亟須接受一定的業務培訓。
2) 工作繁重壓力大
  由于大部分農村學校師資力量不足,一名特崗教師往往要同時兼任學校的多個職位。通過調研我們發現,有的教師同時承擔多個年級的教學任務,甚至一名教師要同時負責多個學科的教學任務。而且有的教師除了承擔授課任務之外,還兼任學校的财會以及管理工作,甚至偏遠農村地區的教師還要種地、燒爐子等。繁重的工作增大了特崗教師的工作量,使得他們承受更多的壓力
3) 教學條件簡陋
  通過實地調研我們發現,特崗教師工作的學校教學設施比較落後,有的學校仍需要靠燒爐子來取暖,而且由于當地發展比較落後,電教設施并不十分完善,在這種情況下,特崗教師的現代教學能力會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課堂上的創新實踐也因此收到影響。
 
 
圖一  學生在課外活動
 
 
圖二 校園環境
 
 
圖三 校園周圍環境
4) 家庭➿⚽✨➿度不夠高
  調研結果顯示,大部分特崗教師并非本地人,而且多為剛走出校園沒多久的大學生,因此有一部分特崗教師的家庭并不➿⚽✨➿他們長期留在偏遠地區工作,特别是年輕人的婚姻問題。這些來自家庭方面的壓力,給他們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負擔,很有可能會動搖特崗教師在農村堅守的決心。
5) 農村學校生源的大量流失
  由于城鄉經濟條件的差異,城市與農村教育資源與綜合條件之間存在巨大差距,因此一部分存在教育“等級制”觀念的家長,會選擇将孩子送入縣裡或者市裡的學校接受更好的教育,所以一部分生源向上層流動;還有一部分學生因為家庭等因素,早早離開了校園。這些都導緻鄉村學校學生大量流失,有的學校甚至出現了沒有學生的情況。農村學校生源的嚴重流失,使得志願為鄉村教育獻青春的特崗教師難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工作的積極性受到影響。
6) 農村教育的實際困難
  由于城鄉經濟條件的差異,城市與農村教育資源與綜合條件之間存在巨大差距,因此一部分存在教育“等級制”觀念的家長,會選擇将孩子送入縣裡或者市裡的學校接受更好的教育,所以一部分生源向上層流動;還有一部分學生因為家庭等因素,早早離開了校園。這些都導緻鄉村學校學生大量流失,有的學校甚至出現了沒有學生的情況。農村學校生源的嚴重流失,使得志願為鄉村教育獻青春的特崗教師難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工作的積極性受到影響。
 
 
圖四 學生們在課堂上課
3.解決問題的建議
1) 提供鍛煉機會,增加實踐經驗
  為提升特崗教師的專業能力,教育部門應切實加強對特崗教師進行以教學實踐能力為主要内容的繼續教育。市教委和設崗區縣可以通過網絡視頻上課評課、專家集中研讨課等形式多為特崗教師提供學習和培訓機會,各設崗學校也可以采取“一幫一”、“師帶徒”等方式對特崗教師進行教學實踐能力的指導和培養,建立長效培訓機制。在崗前培訓的基礎上,進行後續性培訓活動,避免流于形式。
定期開展教學檢查工作,對特崗教師的學科教學計劃制定、教學設計編寫、作業批改等情況進行檢查。聘請資深教師觀評特崗教師的一節常态課,有針對性地對其提出改進課堂教學的意見和建議,達到 “以聽促教學改進,以查促常規落實”的目的。
2) 減輕工作量,集中特崗教師精力
  特崗教師為了應付多、繁、雜的非教學及行政工作,精力分散,因此建議學校給特崗教師更多的工作靈活度和教學自主權,減少特崗教師校内不必要的非教學和行政工作,并适當減少學生課節,讓特崗教師能騰出更多的時間增進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了解學情,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
3) 加大農村教育建設投入,完善教學設施
  當前是一個科技高度發達、知識更新迅速、信息指數增長飛快的時代。教育部門應加大對農村學校現代教學建設的投資,完善農村學校的硬件設施。積極引進先進的教學設備,籌建多媒體教室,擴大校園網絡覆蓋面,讓課堂内容更為生動,更易于學生接受;配備理化實驗室和計算機機房,給學生的更多的動手實踐機會,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讓特崗教師可以借助于現代科學和信息交流工具更新知識,使電腦、網絡等信息工具成為教學工作的好幫手。
農村學校普遍存在的“缺書問題”,阻礙教學水平的提高。出資新建圖書館,補充學校課外書籍,讓學生通過大量閱讀,開闊視野,提高綜合素質。同時,也可以在社會上開展“圖書捐助計劃”,向農村學校捐贈閑置的舊書,号召更多人關注農村學生的讀書問題。
4) 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特崗教師社會認可度
  為了讓廣大群衆更加熟悉、了解、關注特崗教師群體,提高特崗教師的職業聲望,政府部門需要加強對特崗教師的宣傳。可以結合教師節慶祝活動,通過各類宣傳平台,積極展現特崗教師奉獻基層、服務農村、鍛煉成才的精神風貌,積極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氣氛,宣傳特崗教師事迹,加大新聞媒體的宣傳力度,引導社會各界對特崗教師給予更多、更廣泛的關注,讓社會更多了解、➿⚽✨➿特崗教師的工作,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讓更多優秀的大學畢業生選擇特崗,讓現有的特崗教師願意留下來服務農村教育事業。
5) 正确引導特崗教師的價值取向和職業生涯規劃
  一些特崗教師出于就業的需要加入特崗教師隊伍。各級政府和設崗學校應該在政治上尊重、信任他們,在價值取向上,正确引導他們,樹立服務農村教育事業發展的意識,對他們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幫助他們迅速适應特崗教師的工作,讓他們在實際教育工作中認識自身的價值,感受工作的樂趣,做好在崗階段和聘期後的職業生涯規劃。
  上級教育和人事部門應該明确三年服務期滿後的去留問題,特崗教師三年服務期滿後,做好他們工作崗位的安排意義重大。相關部門要提前制定出符合特崗教師職業發展需要的具體後續性政策,采取切實措施,鼓勵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特崗教師繼續留在當地從教。同時,地方教育、人事、編辦、财政部門要提前研究制訂方案,确保服務期滿考核合格且願意留任的特崗教師全部落實工作崗位,做好人事、工資關系等接轉工作。
4.結論
  特崗教師對我國的教育事業特别是農村教育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給鄉村課堂注入了“新活力”,給鄉村教師彙入了“新血液”,也給鄉村教育帶來了“新天地”。在實地走訪調研中,我們一方面被特崗教師們投身農村教育,樂崗敬業、甘于奉獻的精神深深折服;另一方面,我們也為他們目前的工作生活現狀感到憂心,特崗教師們理應得到來自社會各界的更多關注,他們的工作生活問題更是不容忽視。由于本調研小組的社會閱曆有限,所提的意見和建議難免存在一些疏漏甚至幼稚之處。但我們懇切地希望各位關心特崗教師、關注本報告的老師們在閱讀後能向我們提出改進意見,并呼籲更多的有識之士為改善特崗教師的工作和生活條件,促進“特崗計劃”的發展作出努力,我們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謝!
 
 
圖五 小組成員在頭道中學門口合影
                                          撰稿人 祁琪 丁岚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