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隸屬于伟德国际BETVlCTOR,是“伟德国际BETVlCTOR國家級計算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和“伟德国际BETVlCTOR國家級物聯網虛拟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的主實體單位。為計算機學院和軟件學院承擔實驗教學任務,緻力于培養高質量、高層次,适應社會需求的計算機專門人才。
中心成立于2000年。2004年被吉林省教育廳評為首批“吉林省普通高等學校重點建設基礎實驗教學中心”;2007年被評為“吉林省首批普通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014年實驗中心在伟德国际BETVlCTOR實驗室“雙基”評估中獲得優秀獎;2016年榮獲“伟德国际BETVlCTOR本科教學審核評估評建工作先進集體”。
實驗中心在中心校區計算機大樓内,實驗室面積約3250平方米,其中單個實驗室面積約260平方米的有6個,約150平方米的有8個,40-60平方米的實驗準備室有10個。達到學生人均實驗面積約2.5平方米以上。目前,擁有儀器設備2000多台(套)件,設備總價值達1236萬元,設備完好率達到99.5%。
實驗中心主要承擔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安全專業、物聯網工程專業、軟件工程專業,共計48門實驗課程、183個實驗項目696實驗學時,2000餘名本科學生(含軟件學院)的實驗教學任務,實驗教學人時數達到年均80萬學時以上。其中,單片機與嵌入式、網絡與安全、微機系統與接口實驗室可同時容納120名同學做相同實驗内容,達到人手一套設備,物聯網工程專業實驗室是2010年首批獲準成立此專業的全國30所高校之一,計算機軟件實驗室可同時安排400名學生上機編程操作。
實驗中心實行學院、中心兩級管理體制,以中心管理為主。實驗中心現有專職實驗技術人員23人,其中副高級職稱以上13人,中級職稱10人。通過優化組合,建立了7個教學實驗室,實驗室實行主任負責制,主任負責該實驗室的全面工作,每個實驗室設主任1名,協助中心主任管理實驗室,配合實驗指導教師實驗準備,安排實驗等,每個實驗室聘任2- 3名左右的專職實驗技術人員。實驗中心定期考評各實驗室主任及實驗技術人員出勤、履行職責情況,并将考評結果同職務評聘與年終獎金挂鈎,并記入檔案。
實驗中心通過競聘考核建立了18個獨立實驗教學梯隊,梯隊負責人均有教授或博導擔任,指導教師由結構合理的5-7名專、兼教師組成。實驗教師按實驗課程聘任:建立梯隊教師競争上崗、跟蹤考評的機制,使實驗教師隊伍建設上了一個新的台階,計算機學院雄厚的師資力量和強有力的學科優勢,為學生開展研究、設計實驗和創新能力培養提供了強有力的➿⚽✨➿。
實驗中心實施教學指導委員會、教學辦公室、實驗中心、教學實驗室共同管理模式,完善了各種管理制度和各級實驗技術人員崗位責任制。通過發放實驗課情況調查表和與學生座談的方式定期征求學生對實驗課和實驗教師、實驗技術人員的意見,為實驗教學人員打分,并通報中心主任。督學人員随時到各實驗室進行實驗教學環節的檢查,并将檢查結果向中心主任彙報,并及時整改。
實驗中心實行統一管理的模式,即,統一安排實驗教學,統一采購實驗教學儀器和實驗耗材,統一管理和調配實驗教學儀器設備,統一制定實驗室管理的規章制度。建立了實驗中心數據庫、實驗中心的設備、人員和實驗教學全面實現了信息化管理。
計算機學科畢業生因基本知識、實驗基本技能寬厚紮實,實踐創新能力強,綜合素質高深受用人單位歡迎,學生一次性就業率達到95%以上。
實驗中心将繼續秉承“服務為本,師生為先,共享共用,務實創新”的精神,竭誠為廣大師生服務,為培養出符合國家建設需求的高質量、綜合性、創新型的科技人才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實驗中心特色:
校企⏭➰。同企業共同研制和設計了“計算機網絡協議分析實驗系統”,并在國内率先開設了“網絡協議分析與故障診斷技術”實驗課程,添補了國内該領域實驗教學的空白。通過了教育部組織的鑒定,該成果達到國内領先水平。目前,已在國内50多所高校中推廣應用。
自主研發實驗教學系統。實驗室老師将科研成果與實驗教學相結合,自主研發的“單片機測控集成實驗教學系統”,于2014年獲得伟德国际BETVlCTOR實驗技術成果一等獎。
建立開放創新實驗室,實行完全開放運行。每年可接納100餘名本科和研究生,參加由年輕教師、博士和碩士所組成的創新團隊,參與具體的科研項目,促進創新能力的培養。目前,已有200多名優秀學生完成教育部、伟德国际BETVlCTOR大學生創新項目的研發設計,其中,有8個團隊20多名同學分别獲得教育部和伟德国际BETVlCTOR大學生創新實驗項目一、二、三等獎。